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舞阳开展科技服务

本网讯(潘小东)2022年6月22日至24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一行4人到舞阳县开展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在舞阳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梅若松、农技推广总站赵局长和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勇的协助下,服务团先后在华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保和乡钟庄村绿珍种植专业合作社、孟寨镇食用菌产业园、九街镇食用菌产业园、北舞渡镇尚庄和左沟村等地,开展香菇越夏栽培管理技术和食用菌病虫害防控的培训,深入车间、菇棚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一、开展香菇越夏栽培管理实地培训,确保安全越夏

 

在众多园区的香菇越夏大棚中,服务团指导品种比较试验,实地查看大棚香菇情况,并提出具体越夏管理措施。针对菇农提出的香菇安全越夏问题,服务团团长王振河指出,一是要重视菌皮和转色对香菇越夏的保护作用,确保在香菇菌袋越夏时期,菌袋形成菌皮,转色正常,可有效防护菌丝免受高温毒害;二是要严格遮荫棚标准,遮荫棚的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香菇菌袋能否安全越夏,在设置遮阴棚时,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水源、高度、厚度、层数等因素。张朝辉博士强调,遇到异常高温天气应及时降温,可利用深井凉水实施微喷措施降温,控制袋温在26℃以下,还需注意及时加强通风,严防高温高湿形成烂棒。此外,服务团赠送菇农相关培训资料,强化菇农的食用菌理论素养。

 

 

二、推广林下香菇种植模式近日,连续高温天气对香菇越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缓解极端高温对香菇产业的影响,服务团在各个食用菌产业园区都着力推广林下香菇种植模式。服务团指出,一、在政府引导下提前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二、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在现有场地基础上布局人工造林;三、转变理念,充分利用撂荒林地。服务团强调,林下香菇种植模式将是未来一种重要种植模式,应积极推广该种植模式。

 

三、推广食用菌周年化生产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服务团多年来在舞阳县的调研和服务中发现,众多园区和菇农种植品种单一,主要以香菇种植为主,而香菇种植周期长达14个月,每年香菇养菌棚将空置长达半年之久。结合全国食用菌种植模式,服务团在服务过程中倾力推广食用菌周年化生产技术,以充分利用香菇养菌棚,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服务团根据当地特点向园区和菇农提出:1.考虑香菇+高温平菇种植模式;2.考虑香菇+毛木耳种植模式;3.考虑其他短、平、快的高温品种。并强调,周年化生产模式将有效提升菇农和园区的经济效益,提升抗风险水平。

 

 

时下正值高温天气,服务团此次服务着力推广高温天气香菇管理措施和种植模式,获得广大菇农好评。下一步,服务团将与舞阳县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结合技术培训与指导,为食用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王四典

首页    产业振兴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舞阳开展科技服务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