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郭小麦”一生小麦情

这两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鹤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晖专程来到学校送来了鹤壁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鹤壁夏粮已喜获丰收,单产、总产双增长,这个远超预期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您的悉心关怀、精心指导。衷心感谢您对鹤壁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的指导!”

 

这份感谢源于郭天财对鹤壁小麦的一片热忱和赤诚。

 

“幸亏听了郭老师的话种上了麦。没想到今年产量这么高,品相这么好,价格也这么高。”淇县西岗镇卧鸾村种粮大户李文周流转的600亩地位于良相坡蓄滞洪区,去年的严重秋汛淹了庄稼、冲了仓库,农机受损、粮食发霉。“啥也没了,干不成了。”望着一片汪洋的农田,李文周一度想把地撂荒弃种。

 

李文周愁得睡不着觉,多年联系指导他的郭天财同样寝食难安。郭天财先是打电话鼓励李文周抓紧排涝晾墒,秋季遭灾绝收了,要想方设法把小麦种好管好,力争秋季损失麦季补。

 

看到李文周思想有了松动,郭天财趁热打铁,为他量身定制了全套的晚播小麦管理方案:排涝抗湿播种、“四补”技术、促弱转壮、春季条锈病赤霉病防治以及后期“一喷三防”一揽子措施。从小麦播种、返青、拔节、抽穗、扬花再到灌浆、收获,每个阶段,郭天财都给李文周“开小灶”,线上线下精准指导。今年麦收,李文周的小麦亩产达到1400斤,他第一个报喜电话就打给了郭天财。

 

不只是李文周,麦收期间,郭天财接到的报喜电话一个接一个。浚县的付太华、周位起、魏方月,新乡的马有永,滑县的杜焕永、张振楼,叶县的张银垒,唐河县的乔振群都向他报喜:今年的小麦产量高、品质好、容重高、呕吐毒素含量极低。

 

全省小麦开局不利、转化良好、丰收在手,背后离不开以郭天财为代表的全省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1.3万名农技人员的辛勤付出。小麦从种到收200多天,郭天财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泡”在地里,与田地为友,与农民为伴。他身上有多个头衔,获得的荣誉也不少,但他还是最钟爱农民对他的称呼“郭小麦”。

 

一声“郭小麦”,一生小麦情。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责任编辑:王四典
 

首页    人才振兴    一声“郭小麦”一生小麦情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