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爆火后,如何用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这些天,相信不少人被各大平台上演的“村BA”所吸引,一场农村篮球赛事,之所以被称作“村BA”,得益于他超高的人气,直接让人将其与NBA、CBA相联系,因此叫做“村BA”。

 

“村BA”是“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和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人群的参与。乡村体育赛事为何拥有如此魅力,未来乡村体育又当如何发展、从而带动乡村振兴,给人以深思。

 

 

乡村体育的发展其实早就受到了高度关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和国家乡村振兴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十四五”时期农民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主要任务就是到2025年,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显著提高,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农村健身场地设施基本健全,人均场地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模式不断创新......

 

其中,大力开展球类活动,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具备群众基础的足球、篮球和排球等球类项目,自然成为农村体育的发力方向。

 

 

农村体育如今能够火热开展,离不开“草根篮球”的持续深耕,曾经的农民篮球争霸赛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村BA”,正符合了当前政策提倡打造的“一地一品、一村一项”农民文体特色品牌。

 

如今的农村体育已经由民间自发开展,形成了具有高度组织性的赛事。据悉,佛山、宁波、福州、包头、九江、南京等多地已开展此项赛事,北京也将在8月6日开启“体总杯”街头篮球系列赛,将赛事氛围从农村延伸到城市社区中。

 

 

重视乡村体育发展,既是振兴乡村发展的应有之举动,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有力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是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理念契合,且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体育作为“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点,能够依托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风景,将体育运动融入其中,打造“体育+”的多元化体育活动。

 

当前,“体育+文旅”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该模式不仅可以融合当地山、川、海、城、乡等各类资源,也可以在乡村中广泛开展篮球、足球、健步走、马拉松、广场舞等群众基础好、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真正实现乡村的繁荣和谐发展。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创建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景区,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提升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在“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要让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根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6平方米,根据测算,我国乡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15平方米,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缺口,也预示着乡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未来的巨大需求。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围绕农民体育的发展更应当具备的是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各类资源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当具有产业化布局的思维。

 

根据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乡村居住人口超5亿人,农村体育无疑是一片广阔的体育产业蓝海。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农村体育的培训市场同样巨大。如何让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就需要大量培训人员的进入,指导乡村体育的发展。

 

除了培训市场以外,乡村体育赛事的开展,也需要专业人士的进入。乡村体育不同于其它赛事,更加注重当地特色,打造一批具有生命力的农村特色体育赛事也是我国乡村体育的发力点。如何将武术、龙舟、舞龙舞狮、健身气功等赛事融入乡村体育发展中,未来还需诸多努力。

 

乡村体育赛事的爆火,与赛事人群基础、社交媒体推广和短视频平台助推是离不开的,但在一番火热之后,如何借助农村体育赛事的爆火,把体育运动融入至乡村振兴战略,以释放乡村新的增长潜能和发展动能,将是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文章来源:中体教培 王四典 摄影

责任编辑:王四典

 

 

 

 

 

微信扫码分享

首页    文化振兴    农村体育爆火后,如何用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