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即将开幕
从“黄河清,圣人出”的古代治世标杆,到20世纪上半页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民族精神象征,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定位,黄河之于华夏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家们创作了众多的黄河主题经典美术作品。黄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作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艺术创作主题,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各自心目中的黄河。
何以黄河一号165×880cm
艺术家王刚生长和创作于中原大地,深受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滋养,对黄河的精神意义,对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民身份转为农民工、矿工的兄弟姐妹们,有着特别的理解、关注。2000年前后,王刚开始以当代视角关注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急剧转型的中原大地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现状,以农民工为主题,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老万”系列作品,获得了艺术界广泛认可。此后20余年间,从“老万”“黄河”到“大地”,从架上绘画、行为艺术到大地艺术,王刚不断地拓展、完善个人艺术叙事。在时代浪潮中,王刚始终坚守艺术家本真,以追寻生命个体存在和人类文明终极价值、意义为艺术探索目的。这种纯粹以精神价值追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独立性的艺术实践,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从在地性的角度,在当下的全球化艺术语境中,王刚基于中原文化传统和时代现实,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征的当代艺术探索,彰显出独特的价值、意义。
大地凝视——2015.9-2017.10
近年来,郑州美术馆以“开放包容、文脉传承”为办馆理念,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黄河主题的美术大展,开展黄河文化美学研究,积极梳理20世纪郑州美术发展历程、脉络,推动郑州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郑州美术馆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策划,将于2022年9月17日隆重推出“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展出王刚2000年以来创作的架上绘画、雕塑、行为、装置以及大地艺术作品,以系统、多维视角呈现了艺术家对黄河的精神之思,对黄河滋养的这片土地上人的命运与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叩问。这也是郑州美术馆践行国家黄河战略,以新视角展示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新跨度架起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桥梁,多维度呈现当代黄河文化主题艺术创作的时代成果,传承黄河历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新实践。
责任编辑:周香慧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