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立春之后的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早已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走进香菇种植大棚,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一排排钢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菌棒,生长成熟的香菇像一个个小伞,圆润饱满,肉厚质嫩,大棚外,采购香菇的大货车络绎不绝,村民们忙着采菇、装筐、运输、分选、称重、包装……整个村庄车来人往,商机涌动。

 

  “我们李斌庄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香菇,村民具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香菇种植或相关的工作,户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700多个。村里先后建起了100万公斤菌种厂、日产8万棒的制袋生产线以及冷库等,我们的香菇品质优良、市场稳定,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产品都是提前被武汉、上海、广州、海南等地的老客户预订,高峰时期,每天出货量就在5万公斤以上”。被称作“香菇大王”的李斌庄支部书记张德山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如何依托加快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近年来,舞阳县文峰乡围绕乡村振兴,从一朵小香菇做起,坚持食用菌产业种植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全乡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000万棒。

 

  据了解,近年来,文峰乡在持续壮大发展以李斌庄为中心的香菇产业同时,把香菇产业与巩固脱贫成果深度融合,统筹整合资金1800万元,在大汉李村筹建了占地300亩的香菇产业园,委托城投公司进行经营,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采取出租大棚、提供技术、回收产品和自主经营两种模式,可年产鲜香菇20000吨以上,带动周边6个乡镇近千户脱贫户、监测户实现产业分红受益,香菇产业成为该乡优势绿色产业和富民强乡产业。

 

  据菇农介绍,自己在承包菇棚后,只需负责香菇的管理和采摘,产业园区提供所有基础设施和种植技术,并对菇农生产的食用菌进行保底回收。

 

 

  “疫情期间,各地由于疫情管控原因,导致大量货运车辆难以到村开展香菇收购,导致香菇滞销,为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我们一方面通过引导菇农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香菇生长速度推迟出菇时间,一方面引导菇农对采摘的香菇进行冷藏或风干处理,尽力将疫情对经济效益影响降到最小化。”张德山告诉记者。

 

  谈到香菇产业未来的发展,文峰乡党委书记罗中兴信心满满,“随着疫情过去,我们也要迎来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的好时机,随着香菇产业的持续做大,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一个区域性批发交易市场和食用菌系列食品深加工厂,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王耀威 王军旗)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门杰丹

 

首页    人才振兴    农村创业    香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