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寻根中原文化研学活动走心走深
乡村振兴网郑州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1月2日,在充满收获的金秋时节,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六年级300余学生,开展了以“‘豫’见只有河南,寻根中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出发前,学校领导给学生们讲解研学中注意事项
当日早上7:30,整装待发的学生列队在校园内,聆听研学行程中的注意事项。随后,在教练的带领下,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蹬车,一路欢歌笑语,开启精彩的研学之旅。
列队乘车
来到研学基地,高大的夯土墙,厚重的黄土地,“只有河南”遒劲有力的大字,扑面而来,浓烈的农耕文明气息开始在学生心中慢慢升腾。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个有着21个剧场的研学基地,通过一部部剧,诠释华夏文明的起始、中原文化的起源、发展。
在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剧场,学生们随着沉浸式剧情进入多重时空,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性时刻,了解了河南铁路的发展史及二七纪念塔的由来,感受了郑州铁路百年沧桑巨变。
在天子驾六遗址剧场,借助魔幻光影的渲染,学生们从现代穿越到历史,与周天子对话,说到《诗经》、说到《周礼》、讲到孔子的儒、讲到老子的道,感受文化的传承,感受中原历史的厚重。
戏剧幻城剧演
在系列剧观看体验中,最为震撼的莫过于幻城剧场盛宴了。随着光影的交替变换,一处处历史场景,一个个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一一穿越到眼前,龙门石窟的暮鼓晨钟,北宋汴梁的风土人情……玄幻的科技手段、宏大的场面、栩栩如生的剧情,吸引学生们发出连连惊叹!大家仿佛穿越千年,与时光老人对话,感受诗意般的传奇故事,感受浩瀚的中华文明史。
集体诵读
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在何方?学生们走出剧场,面对厚重的黄土墙,齐声朗读,一遍遍,感受一抷黄土从土到墙再到城的演化过程。了解河南十八个地市级各乡镇的名字,了解中国姓氏文化之根,感受血脉根亲。并带着深深的自豪感,在写着“我是河南人”的巨型大字墙前,合影留念。
木板年画拓印
在系列剧观看体验中,还穿插了木板年画拓印体验。学生们第一次体验木版年画拓印,格外兴奋,上墨、铺上宣纸、拓印……学生们拓印得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一幅幅形象生动、寓意美好的年画从他们手中诞生了,拿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们欣喜不已。
开心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中午时分,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的学生们,在基地餐厅享用了美味的午餐。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6:30,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一路交流分享记录后,回到校园,一天的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集体留影
但在研学基地里感受到的河南精神、中原文化、家国情怀等无形中已经深植每个学生心中,成为照亮他们的未来之路的一道光。正像学校带队老师所说,孩子们走出校园,学到不一样的知识,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不止过往,更是未来,意义非凡。(完)
来源:河南省乡村振兴网
责任编辑:门杰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