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巍峰:把乡村建成让城市向往的地方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为深刻领悟“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11月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千村万户”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主持相关项目签约仪式及培训会议。
多领域开展合作,打造一批“千万工程”的“河南样板”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孙巍峰指出,三项合作协议的签订,目的在于全面深化乡村建设领域合作,从而实现资源整合、要素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打造一批“千万工程”的“河南样板”。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道联众(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的《河南省“千村万户”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合作协议》,将在金融、设计、人才、大赛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1000个示范村、10000个示范户。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农道联众(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的《河南省乡村设计师职业技能培养合作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为全省每个农业县(市、区)培养10-20名乡村设计师。
新安县人民政府、农道联众(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的《河南省“千村万户”新安县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合作协议》,将在项目实施、金融领域、人才培养、定制赛等方面达成合作,为新安县域建设注入新动能。
突出真善美,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系统工程,许多经验做法和发展思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签约仪式后,农道联众(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罗文斌分别以《千万工程进万家 乡村振兴怎么干》和《标准化助力乡村建设》为主题,为省农业农村厅机关干部进行授课。
孙君表示,乡村建设要突出真善美,在农村,千万不要把真的建成假的,心灵的改变,精神层面的改变最重要,要为城市人找到回家的路。在他看来,在一个村里,如果存在村书记不当家、农民不参与、农村不像农村、没有自治等情况,这样的乡村不会振兴。 进行乡村建设,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优势,强调村委作用,让“千万工程”进家。
罗文斌授课时提出,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要做到质量并行,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并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建议要在乡村振兴领域探索"示范项目实践总结,标准引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建立"以标准推动优质资源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新模式。
领悟“千万工程”内涵,找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法路径
乡村,是无数人的精神故乡和心中最美的地方。
孙巍峰会议总结指出,河南正处在建设农业强省转型期,要深入落实《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把中国式乡建学落实到永续存在的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成让城市向往的地方。
一是要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的内涵、理念和方法,这是未来统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原点,要从中找到河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法和路径。
二是要抓紧抓实“千村万户”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抓好高素质农民乡村设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县域当地的乡村规划设计人才。从新安县做好典型示范,先打造好五个村庄,做一个、成一个、示范一个,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建成1000个示范村、10000个示范户,打造乡村振兴的“河南样板”。
三是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关键点、突破点、创新点,利用今年剩下的2个月时间,聚焦“1716”中心任务,认真研究系统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梳理问题清单,找准“针尖”,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卞瑞鹤)
来源:顶端河南
责任编辑:李春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