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新粮“策”|龙江大豆,从国人餐桌到世界厨房

这里,冬季严寒、冰雪覆盖,休耕期超过6个月,规模病虫害鲜有发生。

 

这里,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省级示范区11个,亩均化肥、农药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里,绿色有机大豆认证面积2118万亩,占大豆种植面积近三分之一。

 

这里就是“中华大粮仓”黑龙江。黑龙江是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绿色生态是黑龙江最亮底色,黑龙江的大草原、大湿地、大森林造就了山青、水秀、土肥、田洁的优良生态环境,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省。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央广网发 李云玮 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以着力建设绿色龙江、推动农业振兴为目标,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绿色生态已成为龙江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绿色大豆也成为“黑土优品”的一张闪亮名片。

 

寒地黑地育好豆。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黑土区核心区域,耕地面积2.579亿亩(三调数据),其中典型黑土耕地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可以说,龙江大豆具有其他地区大豆无可比拟的生长环境。海伦大豆平均硒含量66微克/公斤,富硒率达100%,具有极高的营养食品开发价值。2019年,袁隆平院士为海伦亲笔题词“中国黑土硒都,食在健康海伦”。

 

龙江大豆色黄、粒大、味香、营养丰富,其优良品质源于绿水青山、也归功于多年来龙江实施的绿色生产方式。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冬季冻结休耕时间长,病虫害发生少。化肥使用强度10.1公斤/亩(折纯量),农药施用量248克/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8.9%。今年,黑龙江省共建设56个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其中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23个。建立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国家级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2个。开展大豆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724.3万亩。讷河市被评为全国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域推广生物防控、施用有机肥等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年施用有机肥82万立方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2%、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9%、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

 

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9137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绿色、有机大豆认证面积占近四分之一。绿色食品认证数量3118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农业农村系统)595个,其中大豆绿色食品认证数量233个。作为优质大豆原料保障基地,嫩江市正在加紧创建“万亩创建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示范基地,加快推进10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大豆)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大豆喜获丰收(央广网发 孙洪臣 摄)

 

现如今,龙江借助绿色优势,着力于打造龙豆品牌,“黑河大豆”“海伦大豆”“克山大豆”“九三大豆”等区域公用品牌享誉国内外。

 

据悉,11月14-18日,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召开,此次博览会通过举办权威发布、专题报告、招商推介、产销对接、产品展示等活动,推介大豆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业态,也将展示绿色大豆发展成效,进一步助力黑龙江以发展绿色农业为鲜明导向,推动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龙江大豆,越来越多地走上国人餐桌、世界厨房。(央广网记者 马俊玮)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李春阳

首页    推荐    粮仓新粮“策”|龙江大豆,从国人餐桌到世界厨房
2023-11-16